猛卒

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灾警讯

丰安县,大队士兵在丰安县西北方向的松树林内砍伐松枝,大捆大捆的松枝松木由马车拖拽,送往县城。

此时在县城西面的旷野里搭建了数千顶大帐,整个九原县的百姓和士兵都动员起来,前来丰安县建立第一道抵御蝗灾的防御线。

第二道防御线设在九原县以东,主要是堆积松枝等各种物资准备。

妇女们都动员起来,用布匹缝制各种捕捉蝗虫的网兜,还有各种消灭蝗虫的工具,比如滚木碾子,几名士兵拉拽着巨大的滚木行走,地上的蝗虫便悉数被滚木压死。

还有数百口大缸,大缸下面架火烧烤,上面有盖子,抓捕的蝗虫全部倒入大缸闷烧致死。

各种事先准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

郭宋带领所有的官员和将领来到了丰安县,九原县只留下数百名老幼看守县城。

官员们也各自分工,有的照顾百姓,有的指挥灭蝗,各种准备很充分,灭蝗进度也进行得有条不紊。

随着榆林县和河滨县百姓陆续到来,整个丰安县大营内变成异常热闹,李季开始组织两县青壮进行驱蝗演练。

九月初二,本来有些凉意的天气忽然温度有所升高,南方蔚蓝的天空也变成了灰黄色,正南面是大青山和数百里沙漠戈壁,蝗虫群不可能越过沙漠过来,而是会沿着黄河西岸的绿色通道北上,先到河滨县,再到榆林县,又转道向西侵入中套平原。

郭宋站在城头上凝视着远方灰黄色的天空,这时,薛长寿走上前,神情有些凝重道:“刚刚得到消息,灵州也出现蝗虫了。”

郭宋一怔,问道:“灾情严重吗?”

“不是很严重,据说只有一小部分蝗虫,整个朔方军都紧急动员了,在回乐县集中灭蝗。”

说完,他把一份紧急鹰信递给郭宋,郭宋看完鹰信,淡淡笑道:“这应该是好事,替我们分散了一部分蝗虫。”

薛长寿沉吟一下道:“蝗灾会不会不来丰州。”

“不来当然最好,不过就算只有半成的可能性要来,我们都要做好十成的准备。”

“使君说得对,决不能掉以轻心。”

就在这时,有士兵忽然指着东方大喊:“狼烟,一柱狼烟!”

为了及时报警,郭宋又重新了沿途废弃的烽火台,每隔四十里一座,一直延伸到南面胜州,一共有三十座烽火台,如果出现一柱狼烟,那就意味着蝗虫沿着黄河西岸的绿色通道北上了,如果出现两柱狼烟,那就是蝗虫抵达了榆林县,如果出现三柱狼烟,那是蝗虫沿着黄河向丰州进发了。

蝗虫还是北上了,郭宋立刻令道:“敲响警钟!”

‘当!当!当!’警钟声大作。

有士兵在大营内奔跑大喊:“最新消息,蝗虫已开始北上!”

形势顿时开始紧张起来,一旦蝗虫北上,蔓延的速度会极为迅猛,在短短数天内就会飞到丰州。

..........

长安,勤政殿的朝堂上,数百名官员正在讨论西北蝗灾问题,不仅是朔方各州发生了蝗灾,关内的银州、绥州和延州也相继爆发蝗灾,这一次蝗灾来势凶猛,影响范围大,引起朝野极大关注。

刚升为相国不久的尚书左仆射颜真卿上奏道:“陛下,这次蝗灾夏天就出现苗头了,有的州准备比较充分,可能损失不大,但大部分州县都没有准备,正好又在秋收前夕,蝗灾后会严重减产,必然会导致饥民涌动,微臣建议立刻运粮北上,尽量在当地赈灾,若饥民涌来长安,一是影响长安秩序,其次会影响明年春耕,务必在当地解决灾民,请陛下明鉴!”

天子李豫点点头,又朗声道:“颜相国所言有理,各位爱卿还有什么补充?”

这时,相国常衮出列道:“陛下,老臣要补充几句!”

“常相国请说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女皇饶命:待微臣宽衣献宝
女皇饶命:待微臣宽衣献宝
身怀穿越指南,赵昊穿越到大乾王朝,成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废物官二代,因为调戏公主,被女帝打入了天牢,还有三天就要问斩,且看他如何自救,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……
银蛇郎君
镇北王
镇北王
关宁穿越了,志在纸醉金迷,声色犬马的做一个逍遥世子,却成了被退婚的驸马。坊间传闻,历代王朝国祚不能过三百年,大康王朝正处于此,盛世动荡,忠臣受迫,乱世将起。推翻盛世,落魄驸马建新朝。
天香瞳
抗日之铁血狂兵
抗日之铁血狂兵
简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,特种兵赵志国意外来到抗日战场,凭借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,带领部队,屡挫日寇。赵志国率领部队让小鬼子认识到华夏子孙可不是那么好惹的,用自己的满腔热血,浇筑出一座抗战的钢铁长城!
东篱酒吧
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
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
穿越到贞观年间,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,他发了狠誓头可断,血可流,绝不娶高阳公主!房遗爱:“李二,退婚!”李世民:“取朕的刀来!”房遗爱:“要不,换一个?”晋阳公主嫣然一笑:“换我呀!”李世民:……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。
七月余火
重生之我是崇祯帝
重生之我是崇祯帝
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崇祯帝身上,第一次上朝,御史毛羽健建议裁撤驿递,嗯,不错。可以省钱。晚上,突然想起这裁撤驿递,李自成岂不是要失业?这个扑街御史出的馊主意,王承恩,速去将裁撤驿递的中旨拿回来!!!
骑驴看唱本呵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