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承土地庙,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

第218章 搬砖之神

王宫中众国一致痛宰杨国的时候,大黄与几个同门在窑厂视察。

同门对制砖、制瓦的工艺并无保留。

毕竟这些都是南郭合教导他的。

“先是选土,最好是地表下层的胶泥,这种土粘性强,可以制作缸、盆、罐等。次一等的土可以制作砖瓦。”

“胶泥不能直接使用,而是露天堆放,风吹日晒半年,令土壤分解松化,然后打碎、过筛,选用最细密的土质。”

“调和水,和成泥浆,反复揉和,将气泡彻底挤出,同时控制水和泥的比例,为制坯做准备。这个水不能是井水,不能是河水,必须是太阳暴晒的坑里水。”

“然后就是把泥土填进模具中,咱们这个模具是老师指点制作的,可以开合,咱们制作砖坯更快,形状也更完整。”

“对了先生看这里,咱们的模具里面还有特殊之处,可以在砖面上留下图案和文字。”

“可以制作出带有‘福’、‘寿’、‘财’等字样的砖,也能制作简单的花纹,还有几种模具可以制作带有镂空花纹的砖。大户人家修筑院内墙壁最喜欢这个。”

“最后就是入窑烧制了……”

听了半晌,大黄问道:“这一块砖,售价多少?”

同门回答道:“一个钱,二十块砖。带字的不带字的都一样。不过镂空的砖成品率不高,一个钱只能买五块,熟人的话六块。咱们也不藏钱,就是挣个辛苦费。”

“生意怎么样?”

“这窑一年到头,有大半时间是闲着的,没活的时候,咱们都是在家里种地。你看前面那几个坑,都是咱们取土挖出来的,里面的鱼都长一搾长了。”

大黄点了点头,“要来大活了,把人召集起来,全力开工吧。最好多招点人。”

同门疑惑起来,“大活?有多大?能干几个月?”

大黄呵呵一笑,“王宫里几个大殿的整修、重建,你说这活大不大?”

“大!少说也能干上三五年。”

“如果再加上王城所有主干道铺筑、临街房屋翻修呢?”

“这……这活能吃一辈子啊!”

然后,同门心痛得拍大腿。

“咱们小窑,接不了这么大的活啊……”

无论烧制什么,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成的。

尤其是晒土,得提前半年准备。

就算现在接到宫里的活儿,拿出货也是半年后了。

“现在得多建几个窑,增加烧制的速度。只是宫里的活,我们没有门路,还要拜托先生帮忙说项,最好能半年后开工。”

大黄笑了笑,说道:“你帮我制作一个砖坯吧。”

同门不知何意。

不过还是顺从做了起来。

材料都是现成的,工具也是现成的。

没多久,一块砖坯就制作完成。

模具上有一个“福”字,砖坯表面也有一个相应的凹印,看起来非常美观。

大黄念念有词,手上灵力汇聚,凭空画了一个符篆打在砖坯上。

土黄色光芒闪耀而起。

同门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,揉了揉眼睛,然后看向地面。

刚才还湿润的砖坯此时已经变了颜色。

外表蓝灰,就像陶器。

忍不住拿起来,掂了掂。

“重量没变,但是这个硬度……”

同门第一时间感受到砖坯的变化。

这硬度,别说砖坯了,就是自家的成品砖都比不上啊。

“先生,这是?”

“这是法术!名为土咒,可以化土为石,用来制作砖瓦陶器,再合适不过。”

听到这话,同门心中艳羡。

制作砖瓦,成本最大的不是人力、不是时间,而是入窑烧制这个步骤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采阴
采阴
林浩是玄阴宗的外门弟子,参加体质觉醒仪式,竟觉醒了纯阳之体。但宗门却隐藏,不告诉他。等他冲破重重迷雾,得知真相时,一个巨大危机也随即出现……
你是我情人
多子多福,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!
多子多福,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!
东方渊魂穿天衍皇朝的废物太子,一开局便面临着生死危机,父皇身死,弟弟夺位,皇朝混乱………而东方渊却是个没有修炼天赋的修炼废物,根本解决不了目前困境,千钧一发之际,系统来了!只要诞生子嗣,发展皇朝,扩张疆土,得到威望值,便可以不断得到奖励以及修炼资源。于是乎,东方渊彻底觉醒了!若干年后,天衍神朝之主,星海共主东方渊傲然屹立与寰宇星空之巅,淡然谦虚道“我这一生能有如此成就,都是靠我自己足够努力!”…
大贼2
梦中修行,从凡人到至高
梦中修行,从凡人到至高
穿越修仙界,十年求索,寸步难行。好在还有金手指,可以编织梦境。于是苦心布局,终于等到修仙者降临。从此梦中修行!梦中证道!炼假成真,终成无上仙尊。
造梦专家
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?
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?
沐辰逸穿越后,发现自己竟然只是沐王府一个普通的仆人。别人穿越那都是世家公子哥,即便惨一点,那也是有身份的人。到他这是要啥没啥,只有碎嘴子系统。系统还给了本双修功法!能怎么办?苟起来,要苟的有价值,大腿要抱,最好拿下!就算是跪,也要一路跪到巅峰!……
有话好说
龙族5悼亡者的归来(龙族Ⅴ:悼亡者的归来)
龙族5悼亡者的归来(龙族Ⅴ:悼亡者的归来)
这是地狱中的魔王们相互撕咬。铁剑和利爪撕裂空气,留下霜冻和火焰的痕迹,血液刚刚飞溅出来,就被高温化作血红色的蒸汽,冲击波在长长的走廊上来来去去,早已没有任何完整的玻璃,连这座建筑物都摇摇欲坠。
江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