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人民帝国

第155章 学习、好人

——没有什么国家、民族,有的只是阶级。

——想往上爬,不丢人,爬不上去,甚至掉下去才丢人。

——泥腿子是可以被愚弄的,就看你的演技、口才如何!

柳文岳用残酷的真相,轻松的冲刷着一个又一个三观,他在白纸上留下烙印,他成批量的制造着一个又一个无法无天的孙猴子……

……

柳文岳第一次当老师。

可教学方面,手到擒来。

甚至教学的过程中,自己也在梳理知识的意义、学习的意义,他偶尔也会迷茫。

比如,读书的意义就是识字、顺带开阔视野,训练大脑的逻辑思考能力,一切的一切,最根本的因素,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在世界存活下去的能力、技能。

so……

后世,每天钻研、学习、熟练的解答各种偏题、怪题,整天学习的能说出熟练的公式,可麦子、水稻都分不清,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在哪儿?他们甚至可能不知道,二十元一杯奶茶等于十斤大米。

这些人和钻研四书五经,写的每一篇文章力求辞藻华丽,要讲起承转合,要塞入无数的圣人话的人,有什么区别?

关键是,后者有能力、有决心,有靠山,真的可以抱铁饭碗,可以当官老爷。

前者呢?

真把自己当接班人了?

因此,柳文岳从不出什么偏题、怪题,日常更是学半天,休半天,偶尔还要放个假。

甚至,他总感觉,后者的制度,可能是出于一定的经济、维稳需求?

年轻人,热血嘛,且越孤陋寡闻、越天不怕地不怕,就好像孙猴子,竟然还敢大闹天宫,被揍一顿,关了五百年,脾气都好了许多,行礼作揖,恭恭敬敬……可能学校的意义就是树立统一的善恶、是非观,减少日后的统治成本,顺便再教一教你爱国啦、爱土地啦之类的,反正就是锁住一个人的那口热血,之后可以放心的把他输入社会,成为可替换的零件。

实际上,要是真为搜刮人才,一次次的淘汰就可以。

小学到初中、高中、大学。

一次次的残酷淘汰。

乃至,大学只剩下c9联盟,保证高端人才不缺就好了。

剩下的……

上个三本真的有必要?还不如职高、技校呢。

后者也扯淡。

理论上,其实职高应该更受追捧、可惜,无论是教学,还是管理,都不咋地。

这一切的一切,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,毕业之后,课本知识和社会专业脱节,九成九的学生还是要慢慢的去学习,去融入,可青春已经实实在在的被学校吞噬掉了……

这么看来,师徒传承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。

五六年,学习到初中,其实就够了,有了基础,普通人识字之后,能更好、更快的理解师父的话,通过后续实践中学习,做到以及知其然、知其所以然,进一步钻研、改进技术,而不是祖宗传下来的,要你怎么做,你就怎么做,一直抱守残缺、等着传承断代,或者被时代抛弃。

三年学艺两年效力,五年时间而已。

有点类似……管培生?

这项制度,唯一的坏处在于,师父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,通常选择留一手……

如何规避坏处?

柳文岳很头疼……制约他的作坊、工厂发展的诸多问题中,这个问题很显着,却也很难解决。

人性是没办法对抗的。

也就只好抽打三九学社,让他们努力进步……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,自然包括碾碎陋习。

时间,就这么一天天过去。

柳文岳的工作重心,慢慢的转移到军事方面。

局势已经明朗。

他作为主帅出征薛延陀,基本没跑。

虽说,从大唐与薛延陀国力对比,以及柳文岳能动用的国家的、自己的力量而言,优势很大。

不过,想要干净漂亮,最小的代价吃掉薛延陀,却也要耗费些心神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女皇饶命:待微臣宽衣献宝
女皇饶命:待微臣宽衣献宝
身怀穿越指南,赵昊穿越到大乾王朝,成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废物官二代,因为调戏公主,被女帝打入了天牢,还有三天就要问斩,且看他如何自救,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……
银蛇郎君
镇北王
镇北王
关宁穿越了,志在纸醉金迷,声色犬马的做一个逍遥世子,却成了被退婚的驸马。坊间传闻,历代王朝国祚不能过三百年,大康王朝正处于此,盛世动荡,忠臣受迫,乱世将起。推翻盛世,落魄驸马建新朝。
天香瞳
抗日之铁血狂兵
抗日之铁血狂兵
简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,特种兵赵志国意外来到抗日战场,凭借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,带领部队,屡挫日寇。赵志国率领部队让小鬼子认识到华夏子孙可不是那么好惹的,用自己的满腔热血,浇筑出一座抗战的钢铁长城!
东篱酒吧
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
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
穿越到贞观年间,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,他发了狠誓头可断,血可流,绝不娶高阳公主!房遗爱:“李二,退婚!”李世民:“取朕的刀来!”房遗爱:“要不,换一个?”晋阳公主嫣然一笑:“换我呀!”李世民:……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。
七月余火
重生之我是崇祯帝
重生之我是崇祯帝
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崇祯帝身上,第一次上朝,御史毛羽健建议裁撤驿递,嗯,不错。可以省钱。晚上,突然想起这裁撤驿递,李自成岂不是要失业?这个扑街御史出的馊主意,王承恩,速去将裁撤驿递的中旨拿回来!!!
骑驴看唱本呵呵